學校藝術領域包括了音樂、視覺藝術、表演藝術,每一科都是獨立且龐大精深的專業,然而在多元的世代裡,跨科、跨域、斜槓似乎已成顯學!
但是,人類在認知事物時,五感中雖然聽覺是最早發展的(早在母親子宮胚胎時期),然而大腦的運作,卻常常是從視覺開始的!大多是先顏色—>形狀—>文字!而聆聽古典音樂若沒有音樂元素或基礎概念,常隨著音樂起伏,聽著聽著就有如入迷林中,不知身在何處!
音樂聆賞地圖或音畫,卻可以很迅速地幫助孩子們「看見」音樂,進而理解音樂!於是在我授課的藝術領域教材教法中,給音樂系大孩子們一個任務,進行音樂聆賞地圖的製作。
大多數的學生對於音樂演奏是非常熟悉的,但是轉化成視覺的時候,並且要畫出來或是利用ppt與影片製作方式呈現時,對於他們是一大挑戰!
但是,他們盡其所能,不厭其煩的問我,問朋友、問兄長、問辜狗大神等等,將幾首耳熟能詳的音樂,適合給孩子們聆聽的音樂,以視覺方式呈現出來,希望對孩子們聆賞音樂時,有所助益!他們不是美術系的,也沒有美術專長,作品也許不是盡善盡美,但對於音樂欣賞時,仍是可以當作輔助的!未盡之處,也是我們以後努力的空間!
完成任務之際,適逢臺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停課,也希冀他們的幾個作品,可以為線上音樂教學貢獻一點點心力!
我將節選幾個脈絡架構還不錯的作品,陸續於部落格公佈:
1. 赫曼尼克Hermann Necke<<郵遞馬車>>
2. 莫札特:鋼琴作品<<土耳其進行曲>>
3. 安德森:小貓圓舞曲 I
4. 柴可夫斯基:胡桃鉗選曲<<糖梅仙子之舞>>
5.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:大黃蜂飛行
6. 安德森:小貓圓舞曲 II
7. 葛利格:皮爾金選曲<<山大王的行宮>>
8. 柯特比:波斯市場
#音樂系的學生很會演奏不一定會畫圖
#他們很會詮釋音樂但不擅長ppt或是影片製作
#他們盡力呈現他們想要孩子聽到的
#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學生
#音樂聆賞地圖
#音畫
#音樂欣賞素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