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了好久才到的繪本「歌の風景」終於到了~
搭配出版的CD是日本聲樂家鮫島有美子演唱的繪本中的18首歌曲~
繪本一開始是從1995年到2001年著名畫家/繪本家安野光雅在日本航空機內雜誌Wind連載的~
等了好久才到的繪本「歌の風景」終於到了~
搭配出版的CD是日本聲樂家鮫島有美子演唱的繪本中的18首歌曲~
繪本一開始是從1995年到2001年著名畫家/繪本家安野光雅在日本航空機內雜誌Wind連載的~
彥維、他是第一位上傳作業的,就在上完課的一小時內!
可以看見他對於這項作業的喜愛啊~
影片中可以看到他非常謹慎的跟著音樂,
做出按下快門的動作~
而這位鉉雄小朋友,
可以看出家中不同的家具,
成為森林中不同的角落!
非常專注的以動作和聲音「喀嚓」來回應樂曲中的布穀鳥的聲音!
評量標準下,是否還有考量學生學習的基本背景?!
評量的目的究竟是什麼?!是否達到常模參照?!標準參照?!素養評量?!
以一位達克羅士音樂老師而言,
我看的不是只有「標準」,
而是、他願意參與程度,以及他是否聽到音樂並回應了~
小亮在學習上,也許比他人慢一點點點點,
直笛也許吹得不好,寫樂曲重點或是抄節奏時常搞不清楚狀況!
但是,在這份作業,看出他的用心!
你看!他打扮成有如要到森林裡,
不僅有帽子、背包,還搭配了毛巾!
有趣的是,他會偶爾抓到音樂的基本拍,跟上速度行走,
但,布穀鳥聲音出現時,他會跟著點頭~
我覺得學習目的已達到了~
因為他「聽」到音樂了!!!
另一個亮點是:繞著自家鸚鵡走,產生另一種趣味!
如果是你,你會搭配家中什麼寵物來進行呢?
(我的小腦劇場已經出現:帶著自家的小狗一起到森林去!帶著自己的烏龜....自家的刺蝟.....哈哈哈~)
原本設計這項作業,擔心家長不知是偶會反彈,也擔心孩子做不出來~
但是,孩子們的回傳影片都太可愛了~
這位小女生更是特別!
運用繪本當背景,
加上自製線偶(把布偶纏上線來控制手腳),
搭配音樂中布穀聲音,跳動一下腳,
偶爾跟著音樂的基本拍移動~
太可愛了~
將自己家佈置成森林,
可以從牆壁邊掛著各式各樣的的動物玩偶,
自己也裝扮成野外裝,也進入一種情境,
從似乎聽到到真的聽到布穀鳥聲音後,按下快門,
這位小朋友,甚至在攝影家的情境裡,
充分表現出查看鏡頭、
調整焦距等等動作燈呈現出來。
細微處可見其投入與用心!
以三年級孩子而言,實屬不易。
學生善用自己的玩具與家中頂樓原有設施,創造出想像的森林空間,
甚至戴上帽子,完全融入情境,生動的表情,非常入戲!
細微處,可見學生跟著樂曲中布穀的三度音程音訊做出案快門動作。
學生:國小三年級
作業說明:
1. 請學生在家先閉上眼睛,想像自己正走在森林中……
2. 把家裡的桌子椅子家具電燈等等,想像成森林裡的不同的樹木花草動物,走在安靜的森林裡… 這時候,突然隱約聽到布穀鳥輕輕地叫著「ㄅㄨ ㄍㄨ 」 抬頭看看是在哪個方向傳來的呢?
3. 想像自己是野生鳥類攝影家,要躲在樹林間,草叢裡,只有移動照相機,把布穀鳥美麗的身影,一隻隻的拍下來… 例如:椅子是草叢,你就需要躲在椅子底下,想像手拿照相機,要移動鏡頭拍下布穀鳥。
4. 請錄製1分鐘上傳。
#天生的表藝咖
線上課程多元評量篇
線上課程中進行了動物狂歡節中的『布穀』樂曲欣賞,
賦予一項線下的多元評量作業。
原本作業要求是:
跟著聖桑的「動物狂歡節」中的「布穀」那首音樂、假裝自己是攝影師、家中的家具是森林中的景物、要到森林裡面找布穀鳥、拍攝布穀鳥~
跟著音樂中出現的音樂訊號『布穀』做出拍照動作~
而這位小朋友利用自家頂樓空間、以玩具、衣架等等佈置場景、
卻忘了搭配指定的音樂、另外配樂拍攝、
效果實在太可愛逗趣了!
忍不住要po出來~
取得媽媽同意將之上傳~
#停學在家音樂作業也可以很表藝
創作者:侯怡端
音樂:貓之圓舞曲
作曲者:安德森
Music: The Cat's Waltzing
Composer: L. Anderson
一樣的音樂,在音畫上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呈現方式!
跟音樂聆賞地圖系列二的怡文,有不一樣的詮釋方式。
當小貓咪順著旋律線滑下來時,和音樂一起出現時,似乎可以浮現出一隻愛撒嬌的貓咪正喵喵叫著~
而進行到最後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?
創作人:石志祥、傅秉豪
曲名:大黃蜂的飛行
作曲家:林姆斯基・高沙可夫
#音樂系的學生很會演奏不一定會畫圖
#他們很會詮釋音樂但不擅長ppt或是影片製作
#他們盡力呈現他們想要孩子聽到的
#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學生
#音樂聆賞地圖
#音畫
#音樂欣賞素材
創作人:吳羽貞、滕芷芸
曲名:A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_土耳其進行曲
Piano Sonata No.11 in A major Movement III
作曲家:莫札特Mozart
以簡單的圖形、線條來呈現音樂的律動,
並以不同小士兵代表不同的樂曲段落。
說明如下圖:
#音樂系的學生很會演奏不一定會畫圖
#他們很會詮釋音樂但不擅長ppt或是影片製作
#他們盡力呈現他們想要孩子聽到的
#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學生
#音樂聆賞地圖
#音畫
#音樂欣賞素材
創作人:張晶瑗、林炘芸
曲名:糖梅仙子之舞(胡桃鉗組曲)
作曲者:柴可夫斯基
創作說明:
我們的作品是以旋律線條為主,雖然在顏色上有一點點琢磨,但還是以比較明艷的為主,
而線條都是順著音符的走向,像是五度音下行就用溜滑梯的方式表現,比較圓滑的段落以水波的方式表現,
三頁分別為三個段落。
圖上的小人都是有動作的,因為曲名便是糖梅仙子之“舞”,所以小人大都是跳躍以及穿著芭蕾舞裙的,
旋律裡的重音也有以鮮明的圖案標示出來,隨著音樂很容易就能跟上每個段落。
#音樂系的學生很會演奏不一定會畫圖
#他們很會詮釋音樂但不擅長ppt或是影片製作
#他們盡力呈現他們想要孩子聽到的
#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學生
#音樂聆賞地圖
#音畫
#音樂欣賞素材
樂曲:貓之圓舞曲
作曲者:安德森
音畫創作者:王怡文
安德森的音樂總是那麼充滿畫面,
也充滿了具象描寫的素材,
如:著名的「打字機」「切分時鐘』等樂曲,
本曲可以聽到一聲聲貓咪的叫聲~
可以想像貓咪慵懶的漫步著,
遇見小狗後發生什麼事呢?
就靠您自己的想像囉~
#音樂系的學生很會演奏不一定會畫圖
#他們很會詮釋音樂但不擅長ppt或是影片製作
#他們盡力呈現他們想要孩子聽到的
#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學生
#音樂聆賞地圖
#音畫
#音樂欣賞素材
學校藝術領域包括了音樂、視覺藝術、表演藝術,每一科都是獨立且龐大精深的專業,然而在多元的世代裡,跨科、跨域、斜槓似乎已成顯學!
但是,人類在認知事物時,五感中雖然聽覺是最早發展的(早在母親子宮胚胎時期),然而大腦的運作,卻常常是從視覺開始的!大多是先顏色—>形狀—>文字!而聆聽古典音樂若沒有音樂元素或基礎概念,常隨著音樂起伏,聽著聽著就有如入迷林中,不知身在何處!